实时资讯:
· 为什么要做管理复盘,如何做管理复盘?从现…     · 阿迪达斯中国:打造运动文化,激发人才潜能…     · 康蒂思:文化“软实力”是组织发展的“硬武…     · 李东来:不急功近利、不机会主义,日本企业…     · 企业需要打造什么样的组织能力?     · 2022,施炜写给中国企业家的22条建议     · 「教育强国」王炳林: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特…     · 阿斯利康:构建终身学习型组织     · 百年接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     · 京能集团昊华精煤公司班组长脱产培训班纪实…     · 采用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通过学习积累知…     · 我院院长王蠡与山能新矿集团公司总法律顾问…     · 树立学习新观念——自我经营     · 树立学习新观念——自我实现     · 树立学习新观念——融入班组学习     · 聊城市税务局创建学习型组织强化训练营培训…     · 从心改变,自我超越——聊城市税务系统(区…     · 30项课题5天攻坚——新华医疗职工创新训练…     · 愿景引领,创新超越——聊城市税务局创建学…     · 人合力合见真章,心合力合争进位——聊城市…     · 中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专家就党建工作与生产…     · 中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到雄安站项目进行考察…     · 中建三局:三微”党建品牌     · 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建与管理融合创新课题正式…     · 2020年我们这样做基层党建工作     · 红色动能谱新篇——“中国企业党建创新项目…     · 如何建立班组共同原景——鼓励建立个人愿景…     · 如何建立班组共同原景——鼓励建立个人愿景…     · 如何建立班组共同原景——找准班组创争切入…     · 严格落实管理责任 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 杜祥琬:我国能源转型 需在六大观念上创新…     · 如何建立班组共同原景——理念导入     · 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要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 愿景引领班组成长     · 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和防范化解煤矿重大安…     · 青岛港愿景的层次及互动关系     · 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召开煤炭行业工…     · 青岛港原景的构成要素     · 国家统计局:2020年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     · 沿海煤市维持供需偏弱态势     · 把学习型班组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二…     · 最高层5天3次会议,这一定调近年罕见!习近…     · 把学习型班组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     ·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务必高度重视对医…     · 培育知识型职工需要学习型组织     ·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     · 青岛港愿景的层次及互动关系     · 激活组织 点燃生命-学习型企业强化训练营纪…     · 把学习型班组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管理分享 > 学习型组织 > 正文

培育知识型职工需要学习型组织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2-19 16:24:41 人气:220 标签:明德经纶

企业竞争优劣取决于职工的知识化进程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市场经济日趋激烈,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职工的知识化进程。
过去普遍认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就是技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要归结为人才的竞争,所以认为企业的竞争要依赖于人オ的竞争。然而在当今社会知识翻番和知识折旧的速度越来越快,“一次性学习的时代”早已终结,学历教育已被终身教育取代,要想永远成为名副其实、货真价实的人才,必须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与时俱进,不断超越自我。
开展“创争”活动,就是要努力造就具有高学习能力的知识型职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オ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オ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学习型职工推动了青岛港发展


1989年,青岛港港口吞吐量为3112万吨;2001年年底,青岛港已进入国际亿吨大港行列,吞吐量已是1989年的三倍,成为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港。在90年代初期,港口职工是1.6万人,现在职工仍然是1.6万人,但生产力却得到显著提高,装卸能力提高了三四倍,这其中的奥妙就是因为港口设备改造了,工人的素质也提高了。
过去装卸生产主要依靠人海战术,人拉肩扛。现在靠科技兴港,港口装备逐淅转变为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工人们在中央控制室通过微机操纵装卸系统,指挥着巨大的皮带机、装船机、卸船机进行装卸作业。处在知识经济时代,海港职工不学习就不能适应港口发展的需要,不提高自己的素质,就不能在岗位上站得住脚,正是学习型的青岛港职工推动了青岛港的发展。
青岛港班组的“学习力”不只是单纯的具体的读书能力,而是学习行为全过程和学习与工作相联系过程中的全面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体现的是独立自主、自动自发的自我提升能力。这些能力包括:
敏锐洞察和发现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即能迅速及时地了解和挖掘有关专业知识领域或技能发展方向的新动态、新趋势。
善于学习的热情和能力,即结合工作的、业务的或企业的发展需要,掌握、领会和消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迅速转化、学以致用的能力,即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效运用到工作实践,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效果,取得快人一步的工作业绩。
创新的能力,在正确有效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后,还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深入思考,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创新和提高。

青岛港的人才理念


在青岛港,人们认同了这样一个人オ理念:人オ≠学历。在他们看来,不管学历高低,业绩出众就是人才,不断创新就是精英。即便是对一项工具进行小改小革,但只要能方便生产提高效率,这样的人就是人オ。
基于这样的理念,青岛港不断创新机制,为职工人人成才创造环境,对那些学能所用、用有所成的工人,更是重点培养。令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常德传感到欣慰的是,企业各基层组织长年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学政治、学业务、学技术、学文化、学实践”的“五学”活动,开展岗位自学,岗位练兵,连续16年开展技术工人考工晋级,举办16次全集团操作技术大比武,邀请两院院士、专家开展讲座,为企业基层领导举办MBA等知识培训。目前全港高级技术工人占全港技术工人73%以上,大大高于世界发达国家20%~30%的水平。
在人才的使用上,青岛港更是有他们的独到之处。不设年龄限制,只看本事,唯才是用。常德传对他们的用人观作了精彩解读:坚持“谁能干谁干”的用人观,坚持“德为重、信得过、靠得住、能干事”的选人观。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唯贤是举,唯才是用,为广大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和实现自我价值,开辟了广阔天地。许振超、孙波领军打破装卸效率世界记录,青岛港就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为“振超效率孙波效率”。青岛港80%以上的领导都来自于基层、来自于一线。
创新的人才观和用人观,为各类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目前,青岛港一线工人个个都练有一手“绝活”儿,金牌工人许振超创造的“一钩准”、“无声响操作”早已蜚声中外,而其后又涌现出的“显新穿针”、“王啸飞燕”、“义明千钩”等1200多项绝活儿,更是从整体上提升了青岛港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为青岛港的发展增添了无穷活力和后劲。
彼得·圣吉先生说过:学习型组织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走自己创建之路。青岛港在创建实践中,特别倡导发动群众,开展试点、积极培养、发现典型。并对先进班组典型给名誉、给地位、给奖励,目的就是要创造班组科队良好的学习气氛,切实提高职工技术水平,达到在实践中能干,在发展中能创,在实现青岛港“1>2”的战略规划中,人人都有“1>2”的愿望、素质和能力。

职工需要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岛港的职工一直被人称做“臭老搬”,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比较低。经过改革开放,青岛港发展了,职工素质提高了,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自己是港口的主人,自己的命运与港口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青岛港要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首先要求的是职工自身要加紧学习,提高技能,为企业和国家多作贡献。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正好,创争活动带来了这样的理念: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实现自我超越,提升自我价值。青岛港的职工认识到,创争活动是国家和企业给自己的学习权、发展权,自己一定要用好学好,通过创争活动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不断自我超越,像许振超那样做金牌工人,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学习成就未来。
因此,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创争活动中。青岛港也紧紧抓住创争活动的契机,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提高职工的素质,帮助职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随着创争活动的深入开展,青岛港职工渴望知识、渴望提升素质,以真才实学参与竞争、谋求发展,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为此,青岛港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为职工群众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创造条件、提供帮助,使他们在参与以知识技能为资本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培育出许多专家、技术能手。
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队队长、金牌工人许振超,一方面追求对国家和企业的贡献,一方面追求的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他带领班组不断创新并完善了多装快卸工作法,实行科学管理,提高机械效率、司机操作效率、生产组织效率、环境效率、协作效率,工作上了新水平,创造了世界奇迹。
免责声明:本文文章来源《学习型班组创建成功模式》  明德经纶管理科学研究院,由“王蠡”整理编辑,文章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网址:http://xxxzzlm.org/show.asp?id=2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