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资讯:
· 为什么要做管理复盘,如何做管理复盘?从现…     · 阿迪达斯中国:打造运动文化,激发人才潜能…     · 康蒂思:文化“软实力”是组织发展的“硬武…     · 李东来:不急功近利、不机会主义,日本企业…     · 企业需要打造什么样的组织能力?     · 2022,施炜写给中国企业家的22条建议     · 「教育强国」王炳林: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特…     · 阿斯利康:构建终身学习型组织     · 百年接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     · 京能集团昊华精煤公司班组长脱产培训班纪实…     · 采用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通过学习积累知…     · 我院院长王蠡与山能新矿集团公司总法律顾问…     · 树立学习新观念——自我经营     · 树立学习新观念——自我实现     · 树立学习新观念——融入班组学习     · 聊城市税务局创建学习型组织强化训练营培训…     · 从心改变,自我超越——聊城市税务系统(区…     · 30项课题5天攻坚——新华医疗职工创新训练…     · 愿景引领,创新超越——聊城市税务局创建学…     · 人合力合见真章,心合力合争进位——聊城市…     · 中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专家就党建工作与生产…     · 中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到雄安站项目进行考察…     · 中建三局:三微”党建品牌     · 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建与管理融合创新课题正式…     · 2020年我们这样做基层党建工作     · 红色动能谱新篇——“中国企业党建创新项目…     · 如何建立班组共同原景——鼓励建立个人愿景…     · 如何建立班组共同原景——鼓励建立个人愿景…     · 如何建立班组共同原景——找准班组创争切入…     · 严格落实管理责任 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 杜祥琬:我国能源转型 需在六大观念上创新…     · 如何建立班组共同原景——理念导入     · 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要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 愿景引领班组成长     · 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和防范化解煤矿重大安…     · 青岛港愿景的层次及互动关系     · 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召开煤炭行业工…     · 青岛港原景的构成要素     · 国家统计局:2020年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     · 沿海煤市维持供需偏弱态势     · 把学习型班组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二…     · 最高层5天3次会议,这一定调近年罕见!习近…     · 把学习型班组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     ·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务必高度重视对医…     · 培育知识型职工需要学习型组织     ·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     · 青岛港愿景的层次及互动关系     · 激活组织 点燃生命-学习型企业强化训练营纪…     · 把学习型班组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管理分享 > 企业管理 > 正文

社群经济和社群实业,将成为市场中的全新景象

作者: 来源: 日期:2016-10-10 9:30:32 人气:450 标签:

▸ 商业重心正在从“物”转移到“人”

▸ 商业驱动力正在从“流量”转换为“关系”

▸ 商业衡量标准正在从“价值”转换为“价值观”                        

社群+企业行动路线图


连接者 的战争已接近尾声


20年前Internet进入中国,一开始被翻译为信息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所达之处,所有的内容供应者的利基模式被全面颠覆,连接者控制了信息的分发权,从而夺取了利益重新分配的能力。或者说,在消费者和内容供应者之间设立了新的关卡,“雁过拔毛”、设卡收费,阿里和百度最典型,马云称之为“国家模式”。


现在,BAT把持了社交、搜索和电商的三大入口,服务市场——O2O领域则发生了多起重量级的并购案,这也意味着,连接者的战争已近尾声。当然,还有试图从硬件的角度开辟新的连接入口,比如雷军和贾跃亭,但他们到底能否实现有效闭环,还是一个问号。


在连接者看来,世界是平的。因此,内容无差别,只有商业估值的不同。所以近年来,腾讯系和阿里系在内容上的收购,让人眼花缭乱,也许他们心里也没底,于是就索性分别押注赌赛道,这便是所谓的“赛道战略”。


而在内容者看来,世界是圈层的,“不平”才有差异性,连接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内容的价值只有构筑城池,才会凸显出来。

连接者与内容者,是属于两种基因的“动物”。与能力无关,与人才无关,与资本无关。你用连接者的逻辑做内容者的生意,战略就是错的。用马云和马化腾的方法打不赢内容者的战争。无数的大小败局,都死于既做内容,又做连接,两线作战,失血而亡 。


内容与连接,你只能发力于一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是再建一个同质的连接平台,而是只专注于内容的核心建设,建设属于自己的社群。把连接视为基础性工具,尽量将连接的成本趋近于零(这点很重要)。这便是社群经济的战略诉求。


连接者的互联网是平的,内容者的互联网是有价值观的,这就是新世界里的两种做法。


后市场经济 时代,大众消失了


我们甚至可以把社群经济,看成是一种后市场经济模式,即所有的交易互动,先是建立在价值观认同的前提下,“产品—人”的关系倒置为“人—产品”的关系。在这样的环境里,内容的大规模定制和生产的柔性化终于实现了。

社群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人际关系。


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孩子们愿意天天在广场上撒野,成年人则希望找到有同类的角落。这是互联网社群得以存在的理由。一个人可能生活在不同的社群里,喜欢美食的人在一个社群,喜欢高尔夫的人在一个社群,喜欢旅游的人在一个社群,每年有一百万净资产可以投资的人在一个社群。


一个人会有很多爱好、身份和标识,他可能生活在很多的社群里,但在同一个社群里的,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一定是互为认同的。能够将人从广场上拉到社群里的,只有内容,互联网只是提供了一个手段。因此,社群的红利属于内容者,而非连接者。



社群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人际关系


价值观的嵌入,将微妙地改变平台的流量分发模式,以内容黏联的方式把人群切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连接者的作用将以基础设施提供者的身份出来,社群的黏联度越大,超级平台连接者的话语能力越弱。


价值观的传播与认可,对于拥有价值观的族群最有效果,也就是说,理性中产及知识爱好者会在未来的社群经济试验中成为最主流的势力,在这个意义上,“得屌丝者得天下”变成过去时。


以价值观为驱动力的社群,将是去中心化和自组织化的。


内容而非偶像是核心所在,圈层之内的专业者被尊重,优质产品——无论是精神层面或物质层面——的价值被放大,借助互联网的工具,社群的扩张会惊人提速,而真实交互的边界成本却不会提高,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容者的春天”。


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人会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形成不同的区隔,在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下产生不同的内容,并通过互联网免费工具完成连接。所以由价值观、内容、连接三方面构成的社群经济和社群实业,将会成为我国市场中全新的景象。


在商业上,社群的意义有三条:


其一,社群能够让消费者从“高速公路”上跑下来,形成真实的闭环互动关系,重新夺取信息和利益分配的能力;


其二,社群让互动和交易的成本大幅降低,从而令优质内容的溢价得以实现,而消费者的支付也得以下降;


其三,社群能够内生出独特的共享内容,彻底改变内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单向关系,出现凯文·凯利所谓的“产销者”。

社群营销 的三大核心力和价值


耐克和哈雷都知道,我们生活中需要的并不一定是一双跑鞋或一辆摩托车,而是一种同伴感与亲密感。通过将自己包装成能给人们带来同伴感和亲密感的品牌,满足消费者共同的爱好,它们成功地培养了一批忠实的用户。


如今,电影营销的方向已经转向了寻找影响者上。有些时候,那些有望获得奥斯卡奖的影片会选择在年底的时候小范围上映,其主要的目标观众就是影评家,目的在于让他们发表影评,并制造蜂鸣效应,最终获得奥斯卡评审的投票。


Google从不在电视上打广告。它既不投放Google广告飞艇,也不赞助建设什么Google体育馆……但是通过简单的使用规则和大量免费的好东西,Google成功地吸引了大批用户,并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强势的品牌之一。


1、社群搭建的核心:信任


在社群的诸多关键词中,如聚焦、粘性、交互等,其背后的核心是信任,信任是社群经济最核心的东西。而要培养信任,则离不开通过场景化增强社群成员的身份认同感,因为本质上,社群成员的信任对象是一群与自己相似的人,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信任社群就是信任用户自己。


日日顺乐家通过小管家在线上社群中与用户深度交互,同时在线下为用户提供无微不至的社区服务,逐步培养出社群用户的深度信任感。例如,乐家正在做“社区米仓”项目,让大米从生产加工基地进入海尔物流平台,直接配送到社区快递柜或用户家中。更重要的是,进入“社区米仓”的大米品牌都要经过三重检测,以此保证大米品质。诚信与安全成了“社区米仓”的基石与支柱,因此不仅得到用户的信任,而且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提出了合作意向。


2、社群运营的机制:参与感


社群不同于企业组织,可以单纯的依靠利益来驱动,社群还有情怀、使命追求、愿景等人文的东西。因此社群运营除了常规的利益奖惩之外,还需要一套全新的运营机制。参与感是个不错的体系,利用PK等原则,激发出人性中的好胜心。


Threadless的案例很好地说明了参与感的重要性。Threadless每周都会在其官网上举行设计竞赛,会员可将自己设计的T恤图案上传展示,用户按5分制打分,最终挑选出10件评分最高的作品,当用户订单达到了一定的数额,T恤就会进入批量生产。对于那些被选中作品的设计师,Threadless会为他们提供物质奖励,但对更多的设计师而言,将创意转化成产品,穿到用户身上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这是持久参与的动力。


3、社群商业模式的方向:创造用户终身价值


目前绝大多数社群的商业模式方向有四种:广告位、卖产品(做电商)、服务(收会员费)、股权众筹或者产品众筹,这些方式的本质还是将社群作为一个销售渠道或者平台,这和传统的电商平台没有区别,那么社群的商业模式到底该如何设计?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


当其它的厂商还在研究如何增加销售渠道、降低成本、最大限度获得利润时,耐克转身研究起如何更好的跑步、更好的健身。2006年,耐克推出“耐克+”应用,搭建在线社群。据统计,2015年全球超过7000万女性通过“耐克+”平台参与到健身跑步的社群中,耐克的产品不再是鞋子,而成了"健康"。


卖产品或硬件无非是赚材料的差价,但单纯卖硬件很容易陷入边际收益递减的恶性循环。社群商业模式的方向不是卖产品,而是应该专注生活方式的改变,搭建起最佳生活体验的生态圈,满足社群用户的终身价值。


案例:社群改变教育模式  

完整案例

社群,校长们的招生利器


用独立视角,我们看下这个家长社群怎样落地运营。简单说下,这个社群的角色分配:讲师+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对外发展联络员+其他。

如果你建立一个没有组织的群,这个群是很难发展壮大的。每一个人进群,都会觉得自己是被服务的对象,当专家或校长在里面讲的时候,我们只是被动的发个小红花,或者好一点的发个小红包。群成员们没有多大的参与感,群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盘散沙,没有群体属性,也就很难有凝聚力。

建立有组织的群,就能把每一个成员的群体属性激发出来。每一个成员就是一个自组织,他能进行自我繁殖,自我扩散,自我传播,前景是不可估量的,这样的群才是一个有前途的群。大家一定不要把家长群单纯的看成一个自己用来发展学员的群,这样的话,你的目光就太短浅了。拥有组织的社群,价值是非常大的。

大家试想一下,我们线下的培训机构学生到培训机构来上课,学生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交流,上完这节课,学生可能还得赶场去下一个培训机构。这样的机构是没有组织的,这样的班级也就没有凝聚力的。

当你的班级没有凝聚力的时候,学生也就找不到归属感和集体感,学生对培训机构的感情也不会很深,如果一旦成绩没多大提高,家长有意见之后,流失就非常容易。如果培训机构能按照建社群的方法去建设班集体,你就会发现你的班级完全不一样。你的班级有班长,他就会带动大家学习,你的班级有宣传委员,组织委员,他就会和你经常交流班级情况,你自己对班级情况就有很大了解。

实际情况了解很多的话,你再给家长打电话沟通时,你就能掌握话语主动权,和家长聊的时候也会有更多话题可以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从构建到运营只需五步:


1. 设定共同目标

社群建设必须要为所有人设置一个可以实现,又为之沸腾、为之狂欢、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那么家庭教育群的目标是什么呢?


家庭教育离不开两个方面:家长和孩子。群里好多的家长都是妈妈,而家庭幸福、孩子身心健康、孩子学习好,就是妈妈的最终目标。

有的校长将家庭教育群建立起来以后,不知道要干么,就找点资料,在里面读一下,时间长了,响应就不是很热烈了。如果你针对用户属性去分析,再去确定目标,群运营就有了正确的方向,群运营也就会有丰富的内容。这就是所说的理念问题。

校长一定要有正确向上的办学理念。你学校的办学理念决定了你学校的高度,你学校能走多远。

2. 发展种子家长

活跃度高、影响力高的家长就是你的种子家长。100个种子家长,远胜过10万粉丝。不要追求量,而要追求质。社群思想的本质之一是求援。这就需要你要示弱,当你示弱的时候,肯定就有人帮助你,心理学上讲,“施”比“受”更让人有成就感,当家长在群里有成就感的时候,他就在往这个群里注入感情,他也就离不开这个群了。

如何去发展种子用户呢?举个例子,有许多孩子是学写作文的,我们就可以考虑运营一个项目,比如为孩子出一本书,或者出一本画册等。如果要给孩子出一本书,家长肯定就会兴奋起来,自己孩子的作品可以写到书里,供大家观看,那就赶紧参与进去吧。你要决定出一本书,就要抓紧去做,不能拖沓,更不能开空头支票。

在此过程中,你可能比较忙,没有时间去征集筛选,这时就可以在群里呼吁:哪位家长有时间可以帮忙征集筛选文章?而每篇文章的格式什么都是不一样的。谁能过来给我们做编辑呢?有人跟印刷厂熟悉吗,可以给联系下这方面的人吗?如果要做成电子书,有没有对互联网很了解的呢?这时肯定就有家长积极参与了,这就是角色分配。

角色分配之后,分配到角色的人,肯定就特别有存在感、参与感、成就感,他们也就会成为你的种子用户。记得最后,在这本书署上他们的名字。他们肯定会去给他们的亲戚分享,给他们的朋友分享,给别的家长分享,这个群就会发生裂变,这样还会愁没人加群了吗。

3. PK并及时反馈形成网络效应

一定要让孩子之间去PK,比如让孩子之间去PK找到几十个数所使用的时间长短。妈妈们都是喜欢玩数字游戏的,当她们带着孩子PK的时候,你可以给她一些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激励,这样她就会坚持下去。

这里分享一个小技巧:

如果你在自己群里,做注意力培养方面的话,你可以这么说,你即将给大家分享一个方法,可以让孩子三个月之内改掉马虎粗心的习惯,相信社群里的家长肯定都会很兴奋。

90%以上的学生都有马虎粗心的坏习惯,是不是意味着90%的家长都会报名参加呢?有的家长并不会太上心。我会让每一个家长邀请两个人,三个人一组来PK,看谁成长得最快,这时社群也在发生着裂变,家长之后就会每天在群里晒图。

“晒”是人性的一部分,她这样一晒就停不下来了。这样的比赛就形成了1x3的网络效应,这样的群就会发生裂变,群成员数量就会有个飞跃式的增长。

4. 仪式感

举个例子,当你组织线下交流会时,请尝试按以下步骤去做:


1)给每一个人做一枚徽章。

2)带领家长起誓:我要努力学习,并要处理好家庭的三大关系,我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我要帮助孩子培养他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孩子自由,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3)然后再唱一首歌。一首励志的歌曲,给人以力量。

当有这种仪式感之后,整个组织的面貌是不一样的。给人感觉这个组织很正式、很正规,能给他们来荣誉和成就。

5. 累积信任

这是社群运营达到高潮的一个阶段。不要急着商业化,不要想着你建社群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家长加入,然后报名上你的课。

社群背后的本质是经营一种信用关系。不断地去累积信用,所有的人都会成为朋友,而不单纯的只是某个人的粉丝。当大家都成为朋友了,这样的社群粘性就会非常强。当这样的群达到一定的氛围后,大家都会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

建立好信任关系之后,再怎么做?我们给出两个思路:


思路一:


你可以给每个人一个信用值,根据每一个人的信用高低,联合这些人进行众筹。这样你就可以办学校了。这时如果你有100个家长,100个家长的孩子都可以发展成为你的学员,也有100个家长可以给你去宣传,你还怕分校做不起来?这样的效果,你是完全想不到的。

思路二:


你也可以成立一个学霸基金。学霸基金是给那些想让自己孩子成为学霸的家长来购买的,购买这个基金是和购买银行基金是一样的,虽然收益可能比银行低,可是他可以获得你这个学校的一些特权,他会享受到很多别人享受不到的服务。这个时候,家长一定在意的不是这个收益,而是背后的特权,你就可以发布你的第一款教育互联网产品。


社群的本质:社群是场景的商业动力,是新商业生态的DNA,其本质是同义反复的生态,借此形成大规模的内容传播和用户参与,是场景力以社群形成的亚群落内容重新定义商业形态。


任何冷冰冰的产品,如果能够人格化,就能成为链接标签,成为一种小众生活态度,就有足够的内容价值,产品就有人格魅力,甚至有温度感和参与感,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以更高的性价比来定义我们和拥护者之间的关系。


企业组织 和职场也会社群化


随着大众被融入到各个社群当中,市场上原有的生产方式和企业组织方式也在被重新解构。在对众多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在社群的影响下,大型组织存在的价值已经消失,大众可以在互联网应用工具帮助下,通过共同价值观和兴趣爱好以社群的方式聚集在一起,拥有一定的传播能力和有边界的盈利能力,而这也可能成为企业组织的生存方式。

公司的组织模式开始出现新的变化,随着80后、90后新生代员工成为市场的主力军,雇主和雇员之间更像是伙伴关系,而非冷冰冰的职场上下级,拥有明显社群特质的体系出现在职场当中,职场社群化时代正在到来。

企业员工之间缔造的共同价值观成为人才选择雇主的重要原因。单纯的薪酬福利因素对人才择业观的影响在不断减弱,人才择业的自主性大幅提升。企业组织架构也逐步从传统的职能型转变为相互关联的协作型团队,主要包含了最高决策层、合伙人和工作伙伴三种角色,互相之间按照一定规则形成工作团队,彼此协作。

在互联网转型浪潮中,一部分传统企业转型效果明显:海尔就将原来按矩阵方式划分的功能模块全部变成了平台,取消了传统科层制度。现在的海尔只有三种人——平台主、小微主、创客。由海尔创客孵化的创业企业,会在海尔集团投资驱动平台之下,逐渐发展成为脱离于海尔的小微公司。这是一种看起来很彻底的分布式管理模式,利用“失控”获得无限制的成长。

企业组织内部更强调横向管理、共享资源和构建生态。在这种模式下,员工可以依据市场需求组建团队,项目结束后再奔赴新的任务,并依据项目类型获得不同的授权。

在社群崛起的影响下,未来大企业会不断变小,小企业会不断变大。与相对传统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相比,这种趋势使得职场内部更像是一个独立自治、目标明确的社群,而在公司的集体目标下,各个社群又将会组建成一个大型的社群,共同对外输出公司的价值和影响力,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对公司品牌形成反哺。

对于企业来说,及时把握“社群化”的职场趋势,调整应对策略,打造最佳雇主品牌形象,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共鸣,共同应对新经济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而对于职场中人,寻找价值观趋同、雇佣关系紧密、组织结构更加趋于扁平的社群化企业,则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本文主策|包思成        本文作者|杨丝淇

本文网址:http://xxxzzlm.org/show.asp?id=1696